- 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5:02 点击次数:168
个人账户余额还不到10万元,退休领的养老金还能有3000元吗?
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,越来越多的人员对于自己养老金待遇的计算,也越来越关注了。
特别是在办理退休时,个人账户余额还不到10万元的人员,就特别担心退休后每月能否领到3000元以上的养老金呢。
实际上,只要是了解了养老金计算公式的人员,就会发现养老金的计算不仅仅是取决于个人账户余额的,还有缴费年限,缴费基数,养老金计发基数等因素,同时退休人员的工作单位性质不同,那么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也是相差较大的。
而这期内容咱们就分三种情况来分析,看看在哪种情况下,个人账户余额不到10万元的人员,能领到3000元以上的养老金呢?
第一,灵活就业人员
如果个人是以灵活就业的方式缴费的话,因为其缴费压力本身就比较大,所以大多数人员缴纳的都是最低档次60%,而缴费年限也是按照最低缴费年限15年来缴的。
那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参保地的缴费基数比较低,那么可累积的个人账户余额是很有可能在10万元以下的。
再加上,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所有缴费都是实际缴费,并没有视同缴费年限,所以就只能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。
咱们就按缴费15年,个人账户余额8万元,养老金计发基数按8000元计算,总共的养老金是只能领取1500元左右的,达不到3000元的水平。
第二,企业单位人员
参保人员通过在岗职工缴费的话,其缴费压力是比较小的,只需要缴纳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可以了。
再加上这部分人员工作的时间比较早,大多都是从1985年左右就开始工作了,那在这种情况下,不少人员就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了。
但是即便缴费时间比较早的情况下,个人账户余额还达不到10万元,这就说明他实际缴费的年限比较短。
咱们就按照视同缴费可认定10年,而实际缴费也是10年的情况下,退休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还按照8000元计算,个人账户余额9万元,那么养老金就由三部分组成,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上基础养老金,再加上过渡性养老金,总共就大概为2800元左右。
咱们可以看出,如果能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话,即便是个人账户余额不足10万元,那么可领取的养老金也是能在2000元以上的,如果退休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比较高,那么能突破3000元也是有可能的。
第三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
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参保人员来说,因为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比较晚,大部分都是从2014年10月份之后才开始缴纳的,而截止到2025年,实际的缴费年限大多是只有10年左右的。
那在这种条件下,其实可累积的个人账户余额大多都是不足10万元的。
但是,计算出来的退休待遇,能超过3000元的人员是比较多的。
原因就在于视同缴费年限和职业年金了,因为养老保险开始缴费比较晚,所以可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就会比较长了,从开始工作到2014年10月份,这之间的工作工龄都是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。
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可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大多都是在20年及以上,那么计算出来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比较高了。
咱们还按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000元,个人账户余额为10万元,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为15万元,以这种条件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是能够达到7000元左右了,已经远超3000元的水平了。
所以咱们看了以上的分析之后就可以发现,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余额不足10万元,并不是所有人的养老金都不能达到3000元的,咱们还需要注意其他影响因素的。
最后建议大家在缴费时应该尽早规划,尽量延长缴费年限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缴费基数,以确保退休后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养老金待遇。
看了上面的内容,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疑惑,或者养老金计算方面的咨询,可以点击下方的专栏,就可以享受一对一的专栏咨询啦!